欢迎光临内蒙古宜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18004856606
18648653603
0474-4869060

行业新闻

2021.12 氢报|科技部公示「氢能技术」重点专项、国家能源召开氢能专题会、全球首艘液氢运输船启程...
发表时间:2022-02-09     阅读次数:     字体:【

中国氢能联盟CHA

2021.12 | 总第34期

Hello,2021年12月氢报新鲜出炉啦~

权威发布

1

科技部公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安排

2

四项氢能技术装备入选国家能源局能源首台(套)装备目录

3

国资委印发《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

4

燃料电池膜电极、双极板等5项产品进口关税税率下调

5

国家铁路局“十四五”期间将研究燃料电池牵引供电技术

6

上海市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度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7

广东省深圳市印发《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8

浙江省嘉兴市印发《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9

浙江省宁波市就《氢能示范应用扶持暂行办法》征求意见

10

广东省广州市就《加氢站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

11

上海临港新片区印发《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运营若干规定(试行)》

12

上海市嘉定区发布《加快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行动方案(2021-2025)》

13

北京市大兴区经信局就《促进氢能产业发展暂行办法(2022年修订版)》征求意见

14

河北省公示2021年度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试点项目,含制氢项目6个

15

上海市“十四五”期间将探索布局氢混燃机技术路线

16

四川省支持成都打造绿氢之都、攀枝花打造氢能产业示范城市

17

陕西省“十四五”期间将构建燃料电池产业“两翼”

18

山东济南“十四五”期间将加快建设“中国氢谷”


专家视角

19

家能源集团召开氢能产业发展专题会


市场动态

20

第十五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成功举行,3个氢能项目签约

21

国家能源集团氢能(低碳)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22

国内首个通过防爆认证的70兆帕一体式移动加氢站交付

23

中国海油250标方/时橇装天然气制氢设备研发成功

24

国家电投氢能公司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生产线投产

25

全球首个在天然气商业机组中进行掺氢燃烧的联合循环、热电联供示范项目成功实现

26

国家电网应用氢能无人机开展巡检作业

27

潍柴集团与青岛市政府拟联合打造“东方氢岛”

28

首台国产大流量90MPa氢气隔膜压缩机样机成功试运行

29

中国宝武新疆八一钢铁富氢碳循环高炉试验项目开工

30

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开工建设

31

重塑科技燃料电池试验检测中心通过CNAS认可评审

32

广东省特检院氢能检测及研发基地落成

33

上燃动力发布“超越-神州200”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

34

上海临港拟与临港集团出资10亿设立氢能子公司

35

通用技术中国汽研氢能测评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常熟

36

六安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首台燃料电池发电机组并网发电

37

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车NEXO中国版首单敲定

38

玉柴集团发布我国首台商用车燃氢发动机

39

国内首家“氨—氢”绿色能源产业创新平台在福州大学设立


海外发展

40

西班牙资助15.55亿欧元推进可再生氢发展

41

全球首个绿氢供热试点项目在英国苏格兰地区开建

42

蒂森克虏伯将与空气化工合作在沙特建设2吉瓦绿氢工厂

43

英国石油(BP)启动英国首个绿氢项目

44

全球首艘液氢运输船启程

45

田发布GR Yaris H2氢动力内燃机概念车

46

日本东丽先进复合材料联合体将共同开发液氢储罐


氢报内容摘选自

联盟《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信息简报》第34期

联盟成员单位索取原文可登陆官网

或者发邮件至chinahydrogen@h2cn.org



科技部公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安排
12月14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公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1年度项目安排,涉及光伏/风电等波动性电源电解制氢材料和过程基础、低成本PEM电解水关键材料制备技术及其制氢应用示范、十万吨级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合成氨示范工程等17个项目。除“氢能技术”重点专项外,“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有2项涉及氢能与燃料电池,分别为车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研究和高密度大容量气氢车载储供系统设计及关键部件研制;“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重点专项有3项涉及氢能与燃料电池,包括高性能低成本燃料电池膜电极的产业化制备技术等;“催化科学”重点专项有12项涉及氢能与燃料电池,包括催化氢化和氢元素化反应研究、可规模化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研究等;“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有1项涉及氢能,为面向氢能源关键催化过程的多尺度原位同步辐射研究平台。


四项氢能装备技术入选国家能源局能源首台套技术装备目录
12月21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公示2021年度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共76项技术装备列入。其中,氢能方面共4项技术装备入选,分别为: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35兆帕快速加氢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兆瓦级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设备;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供能装备;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70兆帕集装箱式高压智能加氢成套装置。


国资委印发《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
12月30日,国资委印发《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到2025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5%,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5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比重不低于30%;到2030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大幅下降,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中央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整体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有条件的中央企业力争碳排放率先达峰;到2060年,中央企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其中,在氢能方面,文件指出,鼓励传统加油站、加气站建设油气电氢一体化综合交通能源服务站;稳步构建氢能产业体系,完善氢能制、储、输、用一体化布局,结合工业、交通等领域典型用能场景,积极部署产业链示范项目;深入开展绿色氢能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强绿色氢能示范验证和规模应用。


燃料电池膜电极、双极板等5项产品进口关税税率下调

12月13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2022年关税调整方案的通知》。自2022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954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汇率。具体产品方面,燃料电池增压器、燃料电池循环泵、燃料电池用膜电极组件(主要由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和气体扩散层构成)、燃料电池用双极板、燃料电池用碳电极片5项产品的2022年进口暂定税率分别为5%,2%,4%,4%,5%。相关部件进口税率的下调将助推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创新,加速关键材料、零部件的产业化进程。此前,以贵金属及其化合物为活性物的载体催化剂、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增压器、燃料电池循环泵和燃料电池用碳电极片5项商品进口暂定税率调整。


国家铁路局“十四五”期间将研究燃料电池牵引供电技术
12月14日,国家铁路局印发《“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文件指出,要加强无网供电关键技术攻关,发展列车多源动力系统,深化储能设备、燃料电池等创新型牵引供电技术研究,推进动力源向混合动力、低碳动力发展;开发网络化牵引供电系统和大功率、长寿命、高可靠性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制电力电子变压器和基于电电混合的新型机车车辆。当前,包括中车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在内的多家国内企业正在积极组织燃料电池列车研发和应用。


上海市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度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12月8日,上海市经信委、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科委、市交通委、市住建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度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支持有关企业在本市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探索合理商业模式,带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加快发展。文件指出,各任务均由“示范应用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申报,联合体由燃料电池系统企业牵头,会同整车制造企业、车辆营运企业、加氢站运营企业、车辆使用单位等组成。牵头单位须与各成员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书,明确联合体组织方式、项目管理机制、各成员单位权责、具体任务分工等。2021年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按不同的车辆类型分为5大任务合计13个子任务,示范应用数量合计1,000辆,平均单车纯氢里程按不同任务分为7,500公里与15,000公里,项目实施自2021年8月13日至2022年7月31日。


广东省深圳市印发《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12月13日,广东省深圳市发改委印发《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文件指出,深圳市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发展生态体系,建成氢能产业技术策源地、先进制造集聚高地、多场景应用示范基地,实现氢能商业化应用,氢能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其中,在应用示范推广方面,实现氢能在交通运输、分布式发电、前沿新兴及交叉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其中示范燃料电池车辆不少于1,000辆,建设加氢站不少于10座,分布式能源、热电联供及备用电源应用不少于100套、氢能船舶1-3艘、氢能无人机不少于100架。展望2035年,氢能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形成集氢气制、储、运、加、用于一体,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氢能产业体系,氢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明显提升,对深圳市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形成有力支撑。同时,深圳市将建成氢能标准研究、检测试验和安全运营检测3个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主导或参与制修订氢能领域国际国内标准20项左右。


浙江省嘉兴市印发《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12月17日,浙江省嘉兴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文件指出,嘉兴市将着力构建“示范引领+创新驱动+平台护航+要素支撑+区域协同”五位一体的氢能产业发展体系,将打造成长三角区域最具活力的氢能产业技术高地、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氢能创新应用先行城市。此外,嘉兴市将着力构建“港区先行、一带示范、多点支撑”的产业空间格局,即打造氢能产业集聚(示范)区,沿杭州湾绿色氢能示范带,科技城、嘉善、海盐、平湖等多个氢能产业支撑点。


浙江省宁波市就《氢能示范应用扶持暂行办法》征求意见
12月16日,浙江省宁波市能源局就《氢能示范应用扶持暂行办法》征求意见。文件指出,宁波市级财政设立氢能示范扶持资金,用于扶持市内加氢站建设、运营、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其中,在加氢站建设方面,按日加氢能力的不同,宁波市将给予100万元至500万元不等的补贴;在加氢补贴方面,按不同的年份,对补贴后氢气销售价格在35元/公斤及以下,宁波市将给予最高14元/公斤至6元/公斤的补贴。在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方面,宁波市将按照不超过中央财政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标准(不含关键零部件额外奖励)2倍进行补贴,其中2021年、2022年参照国家第一年奖励标准。补贴分别在车辆上牌后及累计用氢运行里程达3万公里后各发放一半。


广东省广州市就《加氢站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
12月13日,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就《加氢站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文件指出,城市管理部门是广州市加氢站项目的经营管理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加氢站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对各区的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等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各区城市管理部门(燃气行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加氢站日常运营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此外,文件提出,鼓励各企业推进与汽车加油站或者加气站等合并建设的油、氢、气一体化综合能源站;对建成并投用的加氢站,市、区政府各部门将加大鼓励、扶持政策,通过资金配套扶持、金融贷款扶持、用地政策支持等手段,推动加氢站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此前,广州市计划到2025年,推出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燃料电池乘用车;实现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商业示范运营;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超过2,500辆,加氢站超过50座;到2035年,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引领粤港澳大湾区汽车产业集群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


上海临港新片区印发《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运营若干规定(试行)》
12月24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印发《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运营若干规定(试行)》。文件指出,管委会发改处负责加氢站项目立项审批管理工作。在站点管理方面,文件指出,加氢站点应当取得上海市气瓶充装许可,有效期4年。加氢站应当按照《气瓶安全技术规程》(TSG23)为燃料氢电池车辆提供车用气瓶充装服务。出售的氢气质量应符合《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氢气》(GB/T 37244)的要求。加氢站经营应当符合上海市相关规定的要求。此外,加氢站应当建立加氢站数据采集与监测系统,并保存数据,其中音视频数据的保存时限不少于三个月;非音视频数据的保存时限不少于一年。


上海市嘉定区发布《加快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行动方案(2021-2025)》
12月29日,上海市嘉定区发布《加快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行动方案(2021-2025)》。文件指出,到2025年,嘉定区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总产出力争突破1,000亿元;实现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总部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技术中心总数超过100家;燃料电池示范应用车辆总数不少于3,500辆;力争建成18座公共加氢站,引导氢气零售价格不超过35元/公斤。文件围绕产业集聚、技术创新、示范应用、氢能供给、产业生态、保障措施六个方面制定了20条具体措施。


北京市大兴区经信局就《促进氢能产业发展暂行办法(2022年修订版)》征求意见
12月31日,北京市大兴区经信局就《促进氢能产业发展暂行办法(2022年修订版)》征求意见。文件拟对企业入区发展、企业集聚发展、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建设创新平台、企业主导重大课题研究及标准编制、企业融资发展、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车辆推广应用、车辆高效运营、开展高水平行业交流活动等给予20万至2,000万元不等的资金支持。


河北省公示2021年度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试点项目,含制氢项目6个
12月20日,河北省发改委公示《2021年度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试点项目》。文件包括6个制氢项目,其中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有1个含制氢,为钒钛新材料产业园150兆瓦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制氢规模4,000标方/时;多能互补项目均含制氢,分别为华润电力沧州光火储氢一体化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国家电投丰宁绿能能源有限公司农牧光风水储多能互补智慧能源示范项目、承德航天天启风光储氢一体化多能互补示范项目、大城县多能互补新能源综合示范项目、丰宁启润1,000兆瓦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项目,合计制氢规模35,000标方/时。


• 上海市“十四五”期间将探索布局氢混燃机技术路线
12月20日,上海市经信委发布《高端装备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文件指出,以协同创新、提效降本为重点,加快实现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关键装备突破,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天然气制氢等高效绿色制氢技术路线,加强高压储氢容器、加氢枪、空压机、氢燃料电堆及系统研制,推进产业化发展。此外,文件在“气电装备”方面提出将探索布局氢混燃机技术路线。


• 四川省支持成都打造绿氢之都、攀枝花打造氢能产业示范城市
12月2日,中共四川省委通过《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文件提出,积极发展氢能产业,统筹推进氢能安全生产和“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开展氢能运营试点示范,丰富应用场景,建设全国重要的氢能产业基地,支持成都打造“绿氢之都”、攀枝花打造氢能产业示范城市;推进氢能装备发展,建设自贡氢能装备制造先行区;开展光热储能和氢储能等示范应用;稳步发展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氢燃料汽车,构建成渝“氢走廊”;开展氢冶金先行先试,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重。


• 陕西省“十四五”期间将构建燃料电池产业“两翼”
12月13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文件指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着重构建“一带两翼多园”的新布局。其中,“两翼”即北翼—陕北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聚区:依托榆林、延安两地丰富的煤、油、气等资源,以榆林汽车产业园和规划的延安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园为承载,打造涵盖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和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及整车制造的延榆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集聚区,并积极开展氢能重卡的示范应用;南翼—陕南专用车及零部件产业聚集区:依托陕南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坚实的精密制造工业基础,以汉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商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规划的安康专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园区为承载,打造陕南专用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此外,文件指出,推进煤化工与氢能产业耦合示范,积极推广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减碳降耗措施。


• 山东济南“十四五”期间将加快建设“中国氢谷”
12月6日,山东省济南市发改委就《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文件指出,济南市将围绕建设“中国氢谷”,重点在起步区、济南高新区、莱芜区、钢城区、章丘区打造“一核引领、四区联动”的产业格局,统筹推进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开展氢能创新研究,推动氢能多场景运用。济南市氢能重点项目包括泰钢新能源(氢能)产业园项目与国家电投黄河流域产业基地。其中,前者主要包括制氢工厂、加氢母站、氢气品质检测实验室、氢能重卡运输示范、30万吨氢冶金、燃料电池不锈钢双极板和氢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等;后者主要开展氢能技术应用研发,成立氢能产业基地,建设氢能燃料电池及关键零部件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基地等。



国家能源集团召开氢能产业发展专题会
12月16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氢能产业发展专题会,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近期有关能源工作的会议和文件精神,分析研判氢能发展新趋势和新要求,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公司氢能产业重点工作。国家能源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中国氢能联盟理事长刘国跃指出,要充分认识氢能产业发展的引领性和紧迫性,明确发展方向,找准切入点。氢能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清洁能源基础燃料、能量储存介质、不同能源行业耦合的重要媒介。要根据氢能特点,结合自身实际,发挥在新能源制氢、工业附加制氢方面的优势,将制氢、储氢作为产业发展的切入点,引入社会化科研成果,推进氢能与煤基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协调发展,培育构建国家能源集团新的核心竞争力。

刘国跃强调,要深入研究氢能助力国家能源集团低碳转型的路径。要在已有的科研成果和发展基础上,把握氢能产业发展脉络,选择好技术路线,稳步开展工程科技示范,扎实稳妥布局项目。要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推进新能源发电与电解水制氢耦合发展,推进燃煤机组掺烧液氨探索综合减污降碳,推进新能源制氢与现代煤化工耦合发展,推进煤炭生产运输及辅助环节的氢基新能源替代,更好地发挥氢能在传统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耦合作用。

刘国跃要求,要全面加强国家能源集团氢能产业体系建设、推进重点项目,落实支持保障措施,发挥好中国氢能联盟理事长单位的组织服务作用。要精心培育氢能产业,发挥产业协同优势,加强与内外部科研院所的沟通协调,为氢能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要有重点地推动一批试点项目的立项和布局,打造氢能原创技术策源地,聚焦发展前沿科技,解决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要高质量开展氢能工程技术试验示范,加强与政府、协会以及各合作方的沟通衔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将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打造成为国内外产业权威智库、国家产业大数据中心以及国内外产业技术引进、推广、孵化的重要平台。




第十五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成功举行,3个氢能项目签约
12月26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与日本经济产业省、日中经济协会共同举办的第十五届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在北京与东京通过视频连线举行。本次论坛上,中日双方相关单位共签署了11个合作项目,其中3项涉及氢能,分别为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东芝能源系统株式会社签署了纯氢固定式燃料电池系统的技术合作;摩氢科技有限公司与东芝能源系统株式会社签署了中国船舶等大型机动车辆通用甲醇改质燃料电池系统合作框架;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特博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特定非营利组织法人日中氢能研究所签署了中国山西氢能产业相关咨询业务。在清洁电力·氢能分论坛上,国家能源局科技司能效与储能处处长徐梓铭专题介绍了中国氢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情况,来自国家能源、国家电投、电规院和水规院的代表分别结合自身新能源、氢能发展情况做专题分享。日方Hrein Energy、Cic、Eneos以及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代表分别分享了LOHC技术应用案例、可再生能源制氢一体化装备、实现氢能社会战略以及燃氢轮机技术相关情况。

在本次氢能分论坛上,日本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新能源系统课课长日野·由香里在演讲中表示,“日本正在推进大规模氢供应链的建设,力求在2030年引进300万吨并将供给成本降低至30日元/立方米,2050年引进2,000万吨并将供给成本降低至20日元/立方米。此外,日本还在积极推进下一代船舶的开发,致力于实现海上运输碳中和。”


国家能源集团氢能(低碳)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12月7日,国家能源集团氢能(低碳)研究中心在广东江门揭牌成立。该研究中心是国家能源集团首批启动建设的集团级研发平台,主要开展清洁能源与煤电耦合制氢、传统煤电与城市低碳发展研究、低碳技术成果应用推广。研究中心建设提出了“五个一”目标,即:建设一个覆盖绿氢、氢能储运以及氢能应用的全产业链氢能技术开发平台;打造一支高素质氢能技术研发、工程建设、技术应用人才队伍;形成一套产学研协调互补的开发机制;产生一批氢能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成果;创建一个特大型千万千瓦级风光水火储及耦合制氢应用示范基地。


国内首个通过防爆认证的70兆帕一体式移动加氢站交付
12月29日,由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满足加氢站国标要求和防爆认证的70兆帕一体式移动加氢站在河北万全油氢电综合能源站正式交付投入使用,将为2022年冬奥氢燃料电池车提供绿色动能。该项成果隶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规模风光耦合制-储-输-用氢系统一体化应用示范”课题,是国家能源集团自主研发的首个全功能氢气加注成套设备。该套移动加氢站设备集成70兆帕单枪加氢机、液驱式压缩机和防爆冷却等附属设备整体成撬,加氢能力为20公斤/小时。


中国海油250标方/时橇装天然气制氢设备研发成功
12月21日,由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佛燃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国内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250标方/时橇装天然气制氢设备调试成功。该设备具有整体橇装化,易安装、可移动等特点。其关键设备新型转化炉体积小巧、高温转化效率高、适应范围广;转化及变换催化剂选择性高、活性强,可满足设备负荷频繁调整需求;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一键开停车”、“一键负荷调整”。此套设备针对加氢站特点进行优化设计,采用站内天然气水蒸气重整工艺,生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汽车用燃料氢气。


国家电投氢能公司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生产线投产
12月5日,国家电投氢能公司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生产线在武汉经开区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投产。该产线年产能达30万平米,是国内首条全自主可控质子交换膜生产线,可生产厚度从8微米到20微米的质子交换膜。


全球首个在天然气商业机组中进行掺氢燃烧的联合循环、热电联供示范项目成功实现
12月23日,国家电投荆门绿动电厂在运燃机成功实现15%掺氢燃烧改造和运行,机组具备纯天然气和天然气掺氢两种运行模式的兼容能力。这是我国首次在重型燃机商业机组上实施掺氢燃烧改造试验和科研攻关。12月26日,改造后的机组接受电网调度,正式投入运行,整体方案可行性得到验证。本月,通用电气(GE)宣布,广东省能源集团旗下惠州大亚湾石化区综合能源站正式向GE及哈电集团订购含两台9HA.01重型燃气轮机的联合循环机组。项目投产后,将采用10%(按体积计算)的氢气掺混比例与天然气混合燃烧。该燃气轮机采用DLN2.6e燃烧系统,可在不使用稀释剂的情况下实现高浓度氢气的燃烧,目前可实现天然气掺加50%氢气燃烧。与此同时,GE制定了技术路线图,计划在2030年前将HA级燃气轮机的燃氢能力提高到100%。


国家电网应用氢能无人机开展巡检作业
12月13日,国网温州供电公司采用氢能多旋翼无人机“氢霆”完成了对500千伏望南线的通道自主巡检作业。该氢能多旋翼无人机由国网温州供电公司联合近零碳能源数智技术实验室研发,续航时间在2个小时以上,氢燃料电池寿命在2,000小时以上。


潍柴集团与青岛市政府拟联合打造“东方氢岛”
12月31日,青岛市人民政府与潍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并就潍柴动力全球未来科技研发中心、潍柴动力(青岛)科技孵化中心、潍柴(青岛)海洋装备制造中心等项目签订一揽子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备忘录和战略合作协议,潍柴将在青岛建设全球未来科技研发中心和科技孵化中心,落地新能源关键零部件、海洋装备制造等项目,在产业集群内预计总投资额超过50亿元。其中,在新能源领域,双方将重点探索燃料电池自卸车、港口牵引车、公交车、物流车、环卫车等推广应用场景,打造“东方氢岛”。潍柴集团本次投资拟将以青岛为中心,形成与潍坊、烟台、威海、日照等半岛城市群辐射联动,打造山东半岛沿海高端制造产业集群板块。


首台国产大流量90MPa氢气隔膜压缩机样机成功试运行
12月13日,201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70兆帕加氢站用加压加注关键设备开发”项目的课题一“90兆帕氢气隔膜压缩机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首台国产大流量满足加氢站运行要求的90兆帕氢气隔膜压缩机样机试运行成功。该项目由同济大学牵头,合肥通用环境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课题一的负责单位,参研单位包括北京天高隔膜压缩机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和河南豫氢装备有限公司。该氢气隔膜压缩机样机于2021年8月完成装配和调试,采用了新型高强度耐氢脆膜片、无配油盘缸体结构、套管式无焊接换热器、超级螺栓等一系列新材料、新结构和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压缩机的性能和可靠性。截止目前,已经累计开机稳定运行超过100小时,目前样机的排气压力稳定在90兆帕,排气流量高达350标方/时,温度、噪声、振动等多项指标都表现平稳。


中国宝武新疆八一钢铁富氢碳循环高炉试验项目开工
12月18日,由中钢国际EPC总承包建设的中国宝武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富氢碳循环高炉试验项目开工。整个项目分三期试验,将具备全氧冶炼、炉身热煤气喷吹、风口热煤气喷吹三大功能。此前,中钢国际顺利完成二期目标——成功接入经过脱碳处理的八钢欧冶炉煤气,实现煤气净化、加压,风口冷煤气喷吹,高炉富氧、富氢冶炼。同月,宝钢股份湛江钢铁全氢零碳绿色示范工程百万吨级氢基竖炉工程奠基。该项目将建成国内首套自主集成的百万吨级竖炉,也是世界首套直接加氢气进行还原生产的竖炉。


• 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开工建设
12月22日,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在九龙坡区开工建设。该工厂占地面积总计约360亩,预计总投资将达到24亿元。其中,项目首期建成研发测试中心、生产制造中心及办公区域等,预计于2023年5月底交付使用。未来将建成集研发测试、生产制造、销售管理为一体的全功能中心。此前,装配博世氢动力模块的氢能车完成了国内首次氢能车干线物流示范运营,成功连通成渝氢走廊。截止12月,已完成70余台氢动力模块的生产及销售。


重塑科技燃料电池试验检测中心通过CNAS认可评审
12月24日,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燃料电池试验检测中心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颁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注册号CNAS L 15693)。获得CNAS认可意味着重塑科技检测中心符合国际标准ISO/IEC 17025:2017(CNAS-CL01:201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同时也标志着重塑科技检测中心的设施设备等硬件、管理水平和检测技术能力达到国家乃至国际化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检测报告具有国际互认性、权威性和公信力。


广东省特检院氢能检测及研发基地落成
12月8日,广东省特检院氢能检测及研发基地(以下简称氢能基地)建成。氢能基地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5,000平米,建筑面积约16,000平米,由广东省质量监督氢能储运装备检验站(佛山)(以下简称装备检验站)、液氢技术研发中心及氢能安全科普基地三部分组成。其中,在高压氢能储运装备检验检测方面,装备检验站已覆盖了35及70兆帕等级的车用压缩氢气全缠绕气瓶、加氢站内储气瓶(组)、长管拖车等六个产品;在氢能储运装备在役定期检验方面,装备检验站已建成一条年可完成2.4万支高压储氢气瓶定期检验的流水线。


上燃动力发布“超越-神州200”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
12月14日,上燃动力发布第四代产品“超越-神州200”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该发动机额定功率达200千瓦,质量功率密度760瓦/千克,最高效率达到60%,寿命超15,000小时。通过创新的“混动”氢循环技术,与单泵方案相比全线拉满功率范围,实现1%-100%无界限突破,实现了更节能、更高效的氢动力混动技术,未来能够大幅度降低系统氢耗,实现10%续航提升。与此同时,上燃动力推出70兆帕多功能集成减压阀组“岩竹”系列产品,稳定输出压力达0.5-2兆帕,全寿命出口压力波动<±20%。


上海临港拟与临港集团出资10亿设立氢能子公司
12月28日,上海临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拟与实际控制人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上海临港氢能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暂定名,以下简称临港氢能公司)。临港氢能公司注册资本为10亿元,双方将各出资5亿元。临港氢能公司将主要从事氢能源科技领域内的技术服务、开发、咨询、转让以及技术推广等。


通用技术中国汽研氢能测评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常熟
12月16日,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隶属于通用技术集团,以下简称通用技术中国汽研)氢能测评技术创新中心项目签约落户常熟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该氢能测评技术创新中心由通用技术中国汽研与常熟高新区共同投资,旨在合作打造华东地区氢燃料电池车辆研发检测基地,将依托常熟市汽车产业集聚优势及氢能产业发展优势,打造包含材料级、零部件级、系统级和整车级全套的氢能研发测试及检测认证能力,开展标准规范制订、行业共性技术研究以及第三方测试服务,构建华东地区氢能产业发展和共性技术推广的公共服务平台。


六安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首台燃料电池发电机组并网发电
12月28日,六安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首台燃料电池发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该示范站位于六安市金安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10.7亩,由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投资,国网六安供电公司承建。该项目是国网公司《兆瓦级制氢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项目的配套示范工程,项目研制的兆瓦级PEM纯水电解制氢系统及燃料电池系统设备均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台首套设备。


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车NEXO中国版首单敲定
12月22日,现代汽车集团与广州恒运集团签订氢燃料电池专用SUV NEXO中国版的意向购买协议,广州恒运集团计划购买现代汽车首款符合中国法规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NEXO。


• 玉柴集团发布我国首台商用车燃氢发动机
12月24日,玉柴在北京理工大学正式发布我国首台商用车燃氢发动机。该YCK05燃氢发动机采用高压多点进气道喷射技术、高效低惯量涡轮增压技术、高效稀薄燃烧技术等多项专项技术,并对整机结构、燃烧和配气等子系统进行了全面优化升级,攻克了燃氢发动机易回火、易爆震等技术难题,能广泛应用于公交、市政、环卫、物流配送等场景。


• 国内首家“氨—氢”绿色能源产业创新平台在福州大学设立
12月10日,福州大学研发团队率先实现新型低温“氨分解制氢”催化剂的产业化。同日,福州大学、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拟出资2.67亿元成立合资公司,并由合资公司出资约3,000万元购买福州大学的技术服务。合资公司将充分利用福州大学在合成氨及“氨-氢”转化催化技术领先优势,坚持产学研用融合,打造国家级“氨-氢”能源产业创新团队,共同建设氨工业催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加快发展集绿氨产业、氢能产业及可再生能源产业于一体的“零碳循环”产业链。此前,日本政府在10月发布的第六版能源战略计划中首次引入氨能,提出到2030年,利用氢和氨所生产出的电能将占日本能源消耗的1%。




西班牙资助15.55亿欧元推进可再生氢发展

12月14日,西班牙部长会议通过了可再生能源、可再生氢能及储能的经济复苏和转型的战略项目计划(PERTE ERHA)。战略项目计划总计将投入163亿欧元支持能源转型。其中15.5亿欧元用于推进可再生氢产业,并引导吸引28亿欧元的民营投资。第一批项目征集将于2022年初开始:其中2.5亿欧元用于可再生氢产业链,1.5亿欧元用于新能源创新项目,5千万欧元用于储能研究项目以及4千万欧元用于社区能源试点,其余项目将在2023年及之后陆续征集。本月,法国液化空气公司与西班牙Redexis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将努力在2030年之前在西班牙部署一个多达100个加氢站的网络,主要用于重型汽车。


• 全球首个绿氢供热试点项目在英国苏格兰地区开建

12月8日,由英国苏格兰地区的天然气网络运营商SGN建设的法夫氢100(H100 Fife)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是世界上第一个直接从海上风电制造绿色氢能供热的项目,采用来自挪威Nel公司的5兆瓦碱性水电解制氢设备,计划向苏格兰莱文茅斯(Levenmouth)市供应2吨绿氢/日。当前,绿氢配送网络已经从最初的300户家庭扩大到900户。该项目预计将于2022年投用,并持续运行至2027年3月,目的是展示绿氢作为减少排放和为英国家庭供暖的可行解决方案。


蒂森克虏伯将与空气化工合作在沙特建设2吉瓦绿氢工厂

12月14日,蒂森克虏伯伍德氯工程技术公司与空气化工产品公司签署合同,为沙特阿拉伯NEOM建设一个超过2吉瓦的水电解制氢工厂。根据合同,蒂森克虏伯将采用20兆瓦水电解模块为制氢工厂提供工程设计、采购及建设服务。项目投运后,NEOM、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和空气化工产品公司组建的合资公司将负责运营工厂,将绿氢合成零碳排放的绿氨,并转由空气化工产品公司出口至全球市场。目前,该项目的工程设计和采购工作正式启动,预计工厂将于2026年投产。


英国石油(BP)启动英国首个绿氢项目
12月10日,英国石油(BP)宣布计划在英格兰东北部新建一座大型绿氢生产设施。该项目名为HyGreen Teesside,预计将分期建设,最终预计将于2023年完成。项目计划于2025年实现投产,初始装机约为60兆瓦。到2030年装机将达到500兆瓦。


全球首艘液氢运输船启程
12月24日,全球首艘液氢运输船“SUISO FRONTIER”启航,目标从澳大利亚进口液氢,供日本神户码头液氢发电站使用,预计将于2月下旬返回日本神户。该船由日本川崎重工制造,全长116米,宽19米,约8,000吨。船上搭载川崎重工播磨工厂制造的椭圆形储氢罐,长25米、高16米,可储存1,250立方米液氢。本月初,日本船级社对该船的船体结构、机械、船载设备、材料等进行检查,并登记注册。此前,川崎重工已在神户机场建成液氢装卸基地,这是全球首个液氢接收终端。


丰田发布GR Yaris H2氢动力内燃机概念车
12月7日,丰田发布GR Yaris H2氢动力内燃机概念车。该车搭载1.6升G16E-GTS涡轮增压三缸发动机,燃料供应系统和喷射系统进行调整以使用氢燃料。丰田将在2025年推出的下一代普锐斯中搭载氢燃料发动机,从而实现该技术的量产。


日本东丽先进复合材料联合体将共同开发液氢储罐
12月15日,日本东丽先进复合材料公司与来自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合作伙伴共同获得荷兰经济事务和气候政策部流动性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资助,用于开发民用航空的长寿命全复合液态氢储罐。东丽表示,液氢复合材料罐将实现重量减轻,从而使液氢成为民用航空的可持续燃料源。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上一篇:又一新风口?这个市场或迎大爆发!国际巨头加速布局!事关你的出行→
下一篇:碳与氢:中国新国运

客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