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内蒙古宜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18004856606
18648653603
0474-4869060

公司新闻

科技部发布「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1定向项目申报指南、万钢提出推动氢能等新能源汽车绿色低碳发展
发表时间:2021-10-27     阅读次数:     字体:【

• 科技部发布“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1年定向项目申报指南

9月13日,科技部发布“氢能技术”重点专项2021年度定向项目申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提出,2021年拟在“氢进万家”综合示范技术方向启动1个定向项目,拟安排国拨经费1.5亿元。同时提出5大考核领域和1个总体要求,其中,5大考核领域分别为:适应多场景的氢能动力系统、高速公路零碳氢能服务区、低碳氢能港口、低碳氢能工业园区、氢能高速公路;总体要求为:3,000辆及以上燃料电池汽车、15座及以上的加氢站示范运行,车辆累计运行里程不低于1亿公里、氢气使用量不低于1万吨、车辆运行过程中二氧化碳减排不少于10万吨;低碳氢能工业园区替代天然气供热、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的氢气使用量不低于1万吨、低碳氢能应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减排不少于10万吨;基于示范运行数据,研究建立燃料电池商用车典型应用场景下规模化运行经济性模型与报告,形成“车-站-路-港”一体化运行商业模式研究报告,制订地方/行业/国家标准规范≥5项。“氢进万家”拟通过示范,掌握并验证一批自主关键核心技术与系统产品,形成一批氢气的制储运、工业应用、居民家庭利用的引领性标准规范,培育一批氢能利用的新模式新业态,带动山东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国提供氢能进家入户的示范样本,为更大范围氢能利用探索有效途径。

• 上海“十四五”期间拟推动氢能多场景应用与产业链发展

9月10日,国家发改委与上海市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文件指出,围绕氢的制取、储运与加注以及氢能利用,研发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推动氢能多场景应用和氢能产业链发展。重点方向包括(1)制氢技术:研发高效宽光谱太阳能光解水制氢的新型高效催化剂和反应系统,100千瓦级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制氢系统和兆瓦级高效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系统等,提升制氢效率;(2)氢的储存、运输和加注:研发基于液氢或化合物储氢的加氢站系统及装备技术,基于锂、硼、氮、碳、镁、铝等轻质元素的高氢量、低吸/放氢温度的新材料,以及固态储氢设备和灵便型储氢设备等;(3)用氢技术:研究氢能规模化应用的安全技术,船用发动机氢基燃料高效利用关键技术,可再生合成燃料设计方法和发动机应用技术等;研发200千瓦级低成本、高性能、长寿命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及热电联供系统,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及30千瓦级热电联供系统,富氢气体冶炼应用技术,以及天然气掺氢技术及终端应用技术等。

• 北京市昌平区发布《氢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9月25日,北京市昌平区发布《氢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文件指出,科技创新方面:2025年前,实现核心技术批量产业化,形成前沿衍生技术储备,氢能产业关键环节技术与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发展方面:2025年前,引进、培育5-8家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孵化3家以上氢能领域上市企业,实现产业链收入突破300亿元。应用示范方面:建成加氢站10-15座,实现燃料电池车辆累计推广1,200辆以上,分布式能源系统装机规模累计达到5兆瓦。9月,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发布《关于2021年度包车客运投放氢燃料电池客车专项动力的通告》。文件提出,2021年度包车客运专项运力共投放200辆,运力能源结构全部为氢燃料电池客车。

• 上海市临港新片区拟打造可再生能源和谷电制氢产业

9月17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发布《打造高质量氢能示范应用场景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文件指出,到2025年,完成1,500辆氢燃料电池车辆应用;建成各类型加氢站点14座;年氢气供给量不低于14,000吨,构建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有机结合的氢源保障体系;打造具有临港新片区特色的可再生能源和谷电制氢产业,年氢气自给率不低于当年需求量的30%;推广氢能分布式能源和热电冷三联供系统技术在建筑领域和工业园区示范应用。

• 江苏无锡市就《氢能产业链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

9月7日,江苏省无锡市应急管理局就《氢能产业链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文件共37条,构建了涵盖氢能生产、储存、运输、加注和使用全链条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其中,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涉氢企业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生产、储存氢气企业以及职责范围内使用氢气的企业和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对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储存氢气(包括使用长输管道输送氢气)的建设项目进行安全审查,以及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监督核查工作;依法承担相关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监督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落实情况。发展改革部门负责涉氢建设项目立项审批(备案)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组织制定本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并督促推进本市氢能产业发展。自然资源规划部门负责涉氢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建设项目规划审批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依法办理涉氢建设项目消防设计审查、施工许可审批、房屋建筑及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监督及并联竣工验收。市政园林(燃气管理)部门负责加氢站布局专项规划,参照天然气加气站管理模式实施加氢站管理。交通运输部门负责氢气运输的许可以及运输工具的安全管理,对氢气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涉氢企业的特种设备管理工作。公安、生态环境等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涉氢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 山东淄博市印发《关于进一步鼓励氢能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9月9日,山东省淄博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鼓励氢能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发展意见》)《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支持政策》)。其中,《发展意见》提出,到2022年,全市氢能产业链逐步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应用场景不断拓宽,氢燃料电池汽车实现规模化商业应用,建成全省重要的氢能产业基地;到2025年,全市氢能产业规模大幅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形成完整的氢能装备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体系。氢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进一步普及,建成加氢站10座,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规模达到1,000辆,打造成为国内先进、有重要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高地。《支持政策》指出,为促进淄博市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将从11点进行优化推进,包含优化加氢站审批程序、加快推进加氢站设施建设、鼓励支持加氢站运营、推广氢燃料电池公共服务用车、鼓励购置氢燃料电池车辆、加强制氢储运扶持、支持氢燃料电池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支持开展产学研合作、营造氢能产业生态、支持企业整合上下游产业、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等。

• 河北省下达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保障性并网项目计划,含制氢项目11个

9月18日,河北省能源局下达《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保障性并网项目计划》。文件包含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保障性并网项目(以下简称保障性项目)及“十四五”风电、光伏发电规划项目(以下简称规划类项目)两个项目表。其中。保障性项目共85个,含制氢项目11个:从项目地点看,2个项目位于张家口,8个项目位于承德,1个项目位于唐山;从可再生能源来源看,2个项目采用风电,合计规模400兆瓦,9个项目采用光伏发电,合计规模1,100兆瓦。规划类项目将43个具备接入规划变电站的项目纳入各市“十四五”规划项目管理,含制氢项目17个:从项目地点看,15个项目位于承德,2个项目位于张家口;从可再生能源来源看,7个项目采用风电,合计规模1,400兆瓦,10个项目采用光伏风电,合计规模1,200兆瓦。

• 山东“十四五”期间拟加快油气电氢交通能源设施融合

9月2日,山东省发改委印发《省会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文件提出,加快油气电氢交通能源设施融合,引导加油站、加气站增加充电、加氢功能。谋划建设一批工业副产氢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等示范项目,实现经济、低碳、安全稳定的氢气供给;支持济南打造“中国氢谷”,淄博打造燃料电池及氢燃料发动机产业集群,聊城打造燃料电池整车及氢能制储装备产业集群。

• 江西“十四五”期间拟谋划低碳清洁氢能产业体系

9月1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件提出,以谋划集制储运加用于一体的低碳清洁氢能产业体系为牵引,推动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装备攻关突破,加强技术标准、检测认证和监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氢能领域合作和示范应用,逐步降低用氢成本,加快氢能及装备产业化和商业模式创新。

• 内蒙古“十四五”期间拟开展风光氢一体化高效制氢技术攻关

9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文件指出,内蒙古将着力打通“制储运用”产业链各环节,加快氢气制取、存储、运输、应用一体化发展。开展风光氢一体化高效制氢技术攻关,基于氯碱化工产业,优化工业副产氢提纯技术,开展规模化、产业化氢气制取、储运、氢燃料电池及关键材料和燃料电池整车关键技术等集中攻坚。探索氢能在冶金、化工等领域示范推广,攻关氢能高效催化利用技术,有效支撑自治区氢能发展城市集群建设。重点任务方面,在制氢领域要推进高效规模化煤气化制氢及氢气提纯技术、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及合成氨示范技术研发;研究高效稳定的水电解制氢催化剂材料;研发焦炉煤气制氢、生物质气化制氢等技术;推进风电、光伏制氢技术研发。在储氢领域要针对液态储氢、固态储氢、有机液体储氢技术和高效液氢制备与储运技术进行研发创新。在应用领域要推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分布式制氢与燃料电池的一体化设计和系统集成等技术、轻量化高适应航空用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加快二氧化碳加氢制高附加值直链α-烯烃制备与分离关键技术研发;开展氢燃料运输装备、多能源混合动力商用车关键技术研发,力争突破氢燃料电池、电控系统、电机、动力总成、配套零部件及整车研发生产技术。

• 甘肃“十四五”期间拟在河西走廊地区开展新能源发电制氢加氢一体化工程

9月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布《“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拟研究布局氢能制备和氢燃料电池加氢设施,完善氢能源储运体系,推广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研究开展河西走廊地区新能源“发电—储送(制备)—充电(加氢)”一体化工程;持续完善公路加油站、加气站、充电桩、加氢站等能源网络布局,形成油气供应为主、电氢能源补充的交通能源产业格局。

• 吉林白城“十四五”期间拟建成百万吨级“氢田”,打造“中国北方氢谷”

9月8日,吉林省白城市人民政府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任务清单》。文件提出,依托可再生能源富集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电解水制氢,建成百万吨级“氢田”,打造“中国北方氢谷”。实施风能制氢余电上网工程,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制氢、加氢、用氢一体化重点项目,创建白城工业园区氢能产业园区。推进总投资1.1亿元的工业园区制氢加氢一体化示范项目,2021年竣工投产;建设总投资1亿元的新能源装机10.6兆瓦分布式发电制氢加氢一体化示范工程,2021年投入运营。

• 海南三亚“十四五”期间拟重点支持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研发

9月23日,海南省三亚市科技工业信息化局就《高新技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文件提出,将重点支持风电制氢、水电制氢等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研发,大力推广汽车、船舶等交通领域的氢能应用,积极推进充电、加氢等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上游制氢和下游氢能消纳的协同发展。

• 湖北武汉市将重点推动氢能示范应用

9月2日,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发布《推动降碳及发展低碳产业工作方案》。文件提出将重点推动氢能示范应用,大力引进和培育制氢产业,着力培养氢能产业集群,推动武汉钢铁有限公司发展氢能炼钢;加快加氢站、氢气储运中心、氢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以码头港口、物流枢纽、高速公路以及现有和新建加油站、加气站为依托,规划布局建设一批加氢站,满足燃料电池汽车的用氢需求。

• 河北邢台市拟支持氢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9月6日,河北省邢台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提出将多元化开发氢能资源,支持发展风电、光电制氢,依托焦化、化工等企业副产气体低成本制氢。支持研发生产70兆帕高压车载储氢系统、大容量高压气态和低温液态氢储运技术、液态有机物储氢技术等氢气储运技术和装备。支持建设运营加氢站等各类氢能基础设施。支持河北中煤旭阳能源有限公司建设发展氢能源示范引领项目、500千克/天加氢站示范项目和1,000千克/天加氢站项目,积极为氢能源产业提供氢气资源,持续推进加氢站建设,争取在市区建设油气氢三合一综合站。到2023年、2025年,产值分别达到3亿元、5亿元以上;增加值分别达到1亿元、2亿元以上。

• 万钢:推动氢能等新能源汽车绿色低碳发展

9月1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围绕“跨界协同,集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主题作重要报告。
万钢指出,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快速提升,特别是在以欧盟、中国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新能源汽车迎来全面市场化突破拐点。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影响不断加深,跨界协同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车能融合”“车路协同”“车网互联”聚合赋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万钢表示,要共同构建良好产业发展环境,突破发展瓶颈,加强跨界协同,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全面推动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
万钢强调,要高度重视市场,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以客户为主力的牵引阶段,整车低温性能受限、高温性能问题频发、燃料电池供氢以及系统和成本问题等技术瓶颈皆需要攻克;需要实施传统强度、结构、振动、噪声和空气动力学等基础科学研究和试验验证;还要加强充电、加氢等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加速可再生能源应用,特别是电池材料回收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便利性和可靠性;还需要因地制宜来探索多样化技术方案,满足多元化商用车市场需求,加速商用车电动化进程。

• 国家能源集团与中天科技拟共同建设氢能产业项目

9月6日,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人民政府、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国家能源集团低碳院、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氢能产业项目签订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30亿元,其中,制氢投资20亿元、加氢站投资5亿元、生产线投资5亿元。项目拟分三期建设,一期拟于2021年实施,将组建氢能装备公司;建设5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2,000标准立方米/小时制氢项目和1座加氢站,在长三角地区寻求消纳场景和市场;设立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基金;二期项目拟于2022-2023年实施,包括建设100万千瓦光伏和50万千瓦海上风电、建设10,000标准立方米/小时制氢项目、适时扩建加氢机与控制系统装备制造生产线,投资建设液氢装备制造生产线;三期项目拟在2024-2025年实施,包括开发建设50万千瓦滩涂光伏和50万千瓦海上风电;建设18,000标准立方米/小时制氢项目;光伏发电制取绿氢在满足地方氢气需求的同时供液氢贸易使用。

• 国家能源集团低碳院70MP加氢机获得国际认证

9月15日,由国家能源集团低碳院开发的70兆帕加氢机正式获得TÜV南德的认证。此次测试包括故障测试、基于氢燃料协议的加注测试(含储氢系统体积测量、加注表选择正确性测试、升压速率控制精确度、非通讯完整加注程序、压力公差范围等)。测试结果表明低碳院70兆帕加氢机符合《SAE J2601-2020 Fueling Protocols for Light Duty Gaseous Hydrogen Surface Vehicles》《SAE J2601-2-2014 Fueling Protocols for Gaseous Hydrogen Powered Heavy Duty Vehicles》《ANSI/CSA HGV4.3-2016 Test methods for hydrogen fueling parameter evaluation》三项国际标准相关要求。此前,低碳院开发的35MPa加氢机已获得相关国际认证。本次成功认证也是国内70MPa加氢机首次取得相关国际认证。

•中国石化与雄安新区签署氢能合作协议

9月24日,雄安新区管委会改革发展局与中国石化集团发展计划部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氢能应用场景平台搭建、氢能科研创新服务等方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9月,中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与三峡集团、上海市青浦区政府就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青浦区)氢能示范项目建设签署合作,拟在“十四五”期间建设加(制)氢站10座,开发分布式光伏项目300兆瓦,在青浦新城建成1-2个区域综合能源站。

•管道设计院成功中标国内首个掺氢实验平台项目

9月2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管道设计院)成功中标宁夏回族自治区“输氢管道及燃气管网天然气掺氢降碳示范化工程中试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该项目包括7.4公里的输氢主管线及一个燃气管网掺氢试验平台,计划2021年建成投运,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燃气管网掺氢试验平台。该平台可以验证不同掺氢比例下,现有燃气管网管材、主要设备(流量计、过滤器、阀门)、检测仪表以及可燃气体探测器等适应性问题,现有燃气管网密封材料、地上及埋地管道焊缝适应性问题,氢脆产生的概率与风险评估等问题。此前,中国石油表示,近期将发挥现有制氢能力和副产氢资源与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相结合,实现蓝氢供应,部署建设20个氢提纯项目,覆盖环渤海、陕甘宁、华南、西南、新疆、黑龙江、吉林等7个区域。

• 东方锅炉、中国汽研获批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

9月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由东方锅炉与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四川大学、厚普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等五家单位联合申报的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筹建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氢储运加注装备)。该中心将围绕国家氢能产业发展战略需求,突破氢储运加注装备的检验、检测、安全评价等关键技术开发,关键装备及环节的安全状态智能化监测,关键装备研发及制造、关键材料测试以及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推动科技成果的工程化、标准化、市场化,提供公共技术服务,研究与制修订相关标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同时批准由中国汽研牵头,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申报的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新能源汽车数字监管技术及应用)。该中心将围绕支撑监管、助力企业、促进行业三大核心功能,围绕新能源汽车数字监管技术及应用,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和产业发展服务支撑平台的搭建。

• 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9月1日,中船集团七一八所下属中船(邯郸)派瑞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派瑞氢能)成立。派瑞氢能以七一八所在氢能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工程经验为依托,整合了七一八所内氢能产业框架的5个业务板块相关资源,并进行增资。派瑞氢能是目前国内氢能装备产业链较为完备的科研生产企业,拥有2个省级研发平台,6个调试、总装车间,总建筑面积达21,500平方米,可年产碱性制氢装备350台(套)、质子交换膜纯水制氢装备120台(套),以及进行各型加氢站建设。9月,派瑞氢能正式入驻邯郸氢能产业园,拟聚焦核心技术和先进装备制造,打造氢能装备研发制造中心、氢能技术协同创新平台、氢能应用示范中心,预计到2025年,将形成年产1,000套系列水电解制氢装置生产能力。

• 中国航天六院101所基于氦膨胀循环的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

9月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六院101所研制的我国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氦膨胀循环的氢液化系统调试成功,顺利产出液氢,仲氢含量97.4%。该套系统研制历时400多天,产量1.5吨/天,包括透平膨胀机、控制系统、压缩机、正仲氢转化器等核心设备在内的90%以上的设备完全采用国产。该系统目前已按计划完成自动停机复温程序,累计连续稳定生产液氢35个小时,生产液氢35.55立方米,额定工况一级透平效率78%,二级透平效率80%,完成了变工况和自动调节考核,满负荷工况液氢产量2.3吨/天。9月,甘肃陇西·液氢生产及碳减排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开工。该项目规划建设2座液氢生产基地,年产6,500吨液氢。

• 康明斯氢能中国总部项目落地上海临港新片区

9月27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根据协议,康明斯拟在上海临港新片区设立氢能中国区总部及氢能中国区研发中心总部。项目将分期建设。其中,项目一期拟于2022年底投产,将包括两大制造中心,覆盖电解水制氢装备电堆制造中心、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核心零部件制造中心。项目二期拟引进高压储氢瓶及系统业务、康明斯新能源供应链中心。项目拟实现产值100亿元。

• 清华大学液氢燃料电池重型商用车多项关键技术获突破

9月11日,由清华大学牵头的产学研团队研制的全球首辆35吨级、49吨级分布式驱动液氢燃料电池重型商用车完成了车载液氢燃料电池系统绝热、加注与蒸发率测试及整车动力性能评价。分布式驱动液氢燃料电池重型商用车在多项关键技术方面获突破:(1)攻克了车载液氢存储系统核心技术,完成了60千克、100千克大容量车载液氢储氢系统开发,匀速满载续驶里程分别超过700千米、1,000千米;(2)整车平台采用分布式驱动,攻克了重载大扭矩电动轮关键技术,峰值转矩可达16,000牛米以上;(3)面向重载大功率动力系统需求,研制了100千瓦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车辆动力系统峰值功率达500千瓦以上;(4)建立了燃料电池重型商用车整车集成与设计能力,完成了全球首款液氢燃料电池重型商用车开发。

• 上海汽检氢能与燃料电池中心奠基

9月1日,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上海汽检)氢能与燃料电池中心在上海环同济氢能港奠基。项目总投资6.7亿元,建设内容包括氢能整车实验楼、氢能零部件实验楼、辅助实验楼和加氢站等试验及配套设施,建设覆盖整车、动力系统、燃料电池系统、氢系统及部件、电堆等测评研发技术能力。项目建成后将与上海汽检本部、江苏如皋基地形成三位一体、优势互补,形成包含材料级、零部件级、系统级和整车级全套的研发测试及检测认证能力。

• 未势能源“卷对卷”膜电极生产线规模化量产

9月24日,未势能源自主研发的“卷对卷”膜电极生产线规模化量产。该生产线集成了在线检测技术,实现了从浆料制备、狭缝涂布、CCM转印、边框膜封装、气体扩散层贴合到产品下线,全流程高精度控制,将膜电极各部件的外形尺寸和分布精度均控制在100微米以内,电压偏差≤10毫伏,保障了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技术方面,该生产线通过采用多阶分散制浆技术、梯度转印技术、薄片化封装技术,实现了离聚物定向梯度化分布。产能方面,该产线全面达产后,可年产膜电极百万片以上。

• 东材科技拟在广州投建年产50万平方米质子交换膜项目

9月8日,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广州艾蒙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广州投资建设年产50万平方米质子交换膜项目。项目投资金额5,320万元,致力于电解水制氢、燃料电池等领域用质子交换膜的研发和制造。

• 国家电投氢能交通运营平台落地北京延庆

9月7日,氢动力(北京)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氢动力科技)揭牌仪式在北京延庆区中关村延庆园举行。氢动力科技作为国家电投专业化的氢能交通运营平台,旨在打通氢能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通过氢能汽车的运营,打造规模化的氢能应用,有效带动氢能源产业链和氢核心装备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和相互促进,推动其“2035一流战略”在氢能领域的部署实现。

• 宝武清能马钢气体2,000立方米/小时制氢装置投入试生产

9月,宝武清能马钢气体4号制氢装置投入试生产。该装置设计产能2,000立方米/小时。该装置的投产为进一步拓展钢铁主业用氢规模、深挖特色应用场景、助推氢冶金战略实现打下坚实基础;也将进一步助力中国宝武的“长江氢走廊”布局,满足宝武清能“氢动长江”规划要求。

• 上柴股份1.99亿元入股捷氢科技

9月10日,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上柴股份)拟斥资1.99亿元,受让控股股东上汽集团所持的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6.1268%的股权,对应捷氢科技注册资本约3,554万元。

• 潮州三环拟募资1.5亿元用于深圳SOFC研发基地项目

9月8日,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向特定对象发现股票募集说明书》,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9亿元。其中,1.5亿元将用于深圳三环研发基地建设项目。项目拟在深圳市新建研发基地,同时购置精密测试、分析仪器等先进设备,引进、集聚新能源、先进陶瓷材料等行业一流人才,提升公司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制备技术及产品、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制备技术及产品等领域的研发实力。

• 国富氢能氢能产业基地一期投产

9月10日,国富氢能氢能装备产业基地一期投产。该项目投资2.8亿元,主要生产高压氢瓶、车载供氢系统、液氢加氢站和高压加氢站、以及8-10吨/天氢液化装置、液氢储罐、液氢罐箱等大型液氢容器系列;二期建设已封顶,投资2亿元,拟新增产能碳纤维缠绕IV型高压氢瓶以及多套氢液化装置(含300立方米液氢储罐和40英尺罐箱)、60立方米液氢罐和液氢加氢站、高压加氢站以及电解水制氢装置。

• 西部地区首座低压可移动式加氢站落地

9月15日,由陕西御氢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瀚海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手深圳市佳华利道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合作的西部地区首座低压可移动式加氢站亮相西咸新区秦创原先导区西部氢都实验基地。该站低压固态储氢最大压力5兆帕,为传统高压技术路线的1/7,体积则仅为其1/3。

• 能源未来倡议组织发布《美国清洁氢的未来》

9月22日,能源未来倡议组织(EFI)发布《美国清洁氢的未来:来自工业界、市场创新者和投资者的观点》。大多数受访企业将美国视为具有大规模氢能需求增长潜力的市场。从1959年到2026年,美国运营/计划的氢能项目数量呈增加趋势,应用场景更加多样化。许多企业正在制定氢能发展战略,推广清洁氢使用,并降低参与清洁氢气市场的成本。政策影响方面。由于氢气在脱碳方面发挥多重作用的潜力,加之近期《基础设施与就业法案》《拜登政府就业法案》等政策为氢能开发提供的资金支持与税收优惠,企业与投资者看到了美国氢能基础设施和氢能枢纽开发的重大机遇。投资与国际合作方面,美国目前的氢能市场集中,由少数生产和消费部门主导。以往氢能应用较少的领域正在迅速增长,例如发电、玻璃制造、航空、航运、住宅供暖等,产业投资呈现多元化趋势。

• 美国能源部启动“地下氢气评估、储存和技术加速”项目

9月22日,美国能源部启动“地下氢气评估、储存和技术加速”(SHASTA)项目,重点研究地下大规模储氢的可行性。该项目将在2021-2024年间向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太平洋西北实验室(PNNL)、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NETL)提供675万美元,推动开展3方面工作:(1)降低地下储氢相关技术成本和操作风险;(2)利用新兴技术(如传感器、储层模拟器、筛选工具)构建智能、安全、高效的地下储氢系统;(3)研究大规模地下储氢所需的经济技术支持。

• 美日印澳合作建立清洁氢合作伙伴关系

9月24日,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宣布建立清洁氢合作伙伴关系,将推动技术研发并有效扩大清洁氢(可再生能源制氢、利用碳捕捉和封存技术的化石燃料制氢以及核能制氢)的生产;推动终端应用中氢气有效运输、存储以及分配的基础设施交付;刺激市场需求以加速印度-太平洋地区清洁氢能贸易。

• 澳大利亚确定七个潜在的清洁氢气中心

9月20日,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承诺为氢气项目提供额外的1.5亿澳元拨款,同时将其潜在的清洁氢气中心候选名单从5个扩大到7个,分别为塔斯马尼亚州的贝尔湾、北领地的达尔文、南澳大利亚州的艾尔半岛、昆士兰州的格拉德斯通、维多利亚州的拉特罗布谷、新南威尔士州的猎人谷、西澳大利亚州的皮尔巴拉。新增拨款使得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拨款计划总额达到4.64亿澳元。拨款计划将为项目财团提供300万澳元以初步推进可行性和设计工作、为项目推广提供7,000万澳元。

• 日澳6家公司联手构建大规模绿色液化氢供应链

9月15日,日本岩谷产业株式会社、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关西电力株式会社、丸红株式会社以及澳大利亚能源基础设施企业Stanwell公司和APT管理咨询公司就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格拉德斯通地区大规模制造可再生氢并将其液化及运输到日本的项目签订备忘录。该项目的目标是实现长期稳定且低价的氢能制造和供给,预计2026年左右制氢规模达到100吨/天以上、2031年以后制氢规模达到800吨/天以上。

• 韩国现代汽车发布“氢能愿景2040”

9月7日,韩国现代汽车在氢之日“Hydrogen Wave”全球线上发布会上正式发布“氢能愿景2040”,主要内容为:(1)现代汽车致力在2040年前实现氢能普及至“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处”的伟大目标;(2)现代汽车将于2023年推出第三代氢燃料电池系统,提供100千瓦和200千瓦两种规格,相比第二代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本降低50%以上,体积减少30%,输出功率提升至2倍;(3)现代汽车将在2028年率先成为全球首个旗下所有商用车型均搭载氢燃料电池系统的汽车制造商;(4)现代汽车将在2030年实现氢燃料电池车的价格与纯电动汽车相当;(5)现代汽车氢燃料电池系统将拓展部署至移动出行以及其他各种领域,例如,城市空中出行、大型船舶等。

• 韩国SK拟158亿美元投建氢能生产体系

9月8日,韩国SK宣布18.5万亿韩元(约合158.19亿美元)的投资计划,计划到2025年实现氢能价值链一体化运营。SK推进氢能事业的战略分三个方面:(1)利用自身基础设施,通过建立大规模氢能生产体系,进入韩国氢能市场;(2)通过氢能生产-流通-供应的价值链一体化,确保业务稳定性;(3)通过投资技术公司及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进军海外市场,以确保拥有氢能核心技术。其中,生产方面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SK将投资约5,000亿韩元(约合4.28亿美元)计划购入SK仁川石化园区内约4.3万平方米的土地用来建设液氢生产基地,计划2023年实现3万吨液氢的生产规模。第二阶段,从2025年起,在韩国保宁液化天然气总站区域追加生产25万吨规模的去除二氧化碳的清洁氢。此外,长期来看,SK还将积极推进可再生氢生产项目。

• 普拉格能源公司拟在美国建设30公吨/天绿氢工厂

9月20日,普拉格能源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建设30公吨/天绿氢工厂。该工厂将新建300兆瓦太阳能发电站,向公司的电解槽提供120兆瓦的电力。该工厂预计将在2023年初开工,2024年初完成调试。

• 宝马发布全球首台国际认证的氢动力防弹安全车

9月,宝马发布全球首款经过国际认证的采用氢燃料电池驱动系统的防弹安全车—BMW iX5 Hydrogen Protection VR6概念车。该概念车采用的氢燃料电池技术与第五代BMW eDrive电力驱动系统相结合。其中,驱动系统使用氢作为燃料。而电机基于创新BMW iX使用的第五代BMW eDrive电力驱动系统技术发展而来,位于电机上方的高功率电池可借助高效率的能量回收系统充电。针对这一特殊驱动系统,该概念车运用了整体安全概念,将底部特殊防护技术与氢燃料电池驱动系统相结合,充分保证驱动系统的安全。

 
上一篇:中国将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下一篇:加快固态储氢技术创新和应用

客户留言